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王大鹏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访谈】对话王大鹏

2016-06-07 09:21:17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
A-A+

  策划:许晓生

  采访:林润鸿、陶美坚

  以下访谈王大鹏简称“王”,林润鸿简称“林”,陶美坚简称“陶”)

  林:在您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您的人物形象都有清晰的轮廓线,对线条的把握上有着强烈的新古典艺术色彩。这种表现手段始终贯穿于您作品之中,这来自您如何的求艺经历?

  王:运用笔线法去概括造型的形神意态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可以充分地展现取势、刚柔、节奏、虚实等艺术表现上的要求。这当然与我的学习经历分不开,我喜欢研究那些形神兼备、笔线高妙、富有感染力的人物画,尽管我也尝试各种方法,包括没骨法、积墨法等,但我认为线条的质量仍然是最根本的,并且各种笔法都贯穿着笔线的意识。

  林:曾经向往或者熟悉的区域文化都会存在一种特殊的地域情结,成为艺术家创作的灵感源泉,在您的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浓重的人文情结,能不能就此展开谈谈?

  王:你指的可能是风土人情吧。这当然很重要,问题是要从风土人情中去感受人的真实存在。生活的各种况味都会在人的身上留下印证,画家要做的事情就是通过笔墨造型传达出这样的信息,与观者的内心产生共鸣。人文情结体现在画家那里是具体的、个性的,这里必然会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可以这样说,感受越强烈,主观的东西就越多,虽然有局限性,但却是有价值的,或者说是一种人文价值的体现。目前人物画就是缺乏人文情结,只是在视觉层面做文章,结果技能的炫耀掩盖了内涵的不足,如果技能不是以涵养做支撑,那就不耐看了。

  林:现在很多画家都开始尝试有关都市题材的绘画作品,对于这种题材的绘画您有什么看法,是否会在作品中加入某些这类型的元素?

  王:这与我个人的兴趣有关,大家都生活在都市里,对都市生活的变化不可能没有感受。总的来说五味杂陈。表现都市生活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多角度的。都市生活告诉我们如何看待新与旧,如何看待这其中的变化,都市的发展给予画家的不仅是题材,更多的是在精神层面、观念上、视觉上的冲击,如果画家从中得到启发,对自己的创作观念、方式有所突破,那么,表现什么题材实际上不是最主要的了。

  陶:您的作品中整体有着一种统一严谨的新古典主义气氛,但在画面内部用墨方面却犹如大写意般的恣意洒脱,整体画面收放自如,形成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对于用笔用墨上,您有什么个人见解?

  王:长期以来,我的画是一种写实与写意的融合,这种追求其实挺难的,它既要求造型的相对准确,又要在笔墨表达上尽量发挥;既要求细节丰富性,又要在整体上有力的概括;既要求观察的严谨,又要笔墨表达时放松,达到形神兼备、笔墨丰富、意蕴悠长的境界。所以,我常常研究山水画、花鸟画和书法的用笔。从中借鉴,融合笔墨语言,包括大写意的表现手法。我体会作画时落笔要稳、准,但又不宜太用力、太硬。既要肯定,又要有几分涵蓄和柔和,太硬则伤韵,要让人感受到力量的同时,能够亲和它,慢慢地品味,这大概接近美学上讲的“雄秀”的意思吧。我认为艺术表现手法不宜太窄。因为对同一问题的认识是会随年龄、阅历的增长而改变的。

  陶:岭南是您长期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但是在您的人物作品中却没有岭南风格中惯有的细腻温润,而多了几分北方绘画中霸气和粗犷,您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是如何形成的?

  王:当然我有中原人的性格气质。中原文化积淀深厚,历史上的中原文化是与北方多个民族文化长期融合共生的结果,它所形成的文化传统自然带有朴厚、雄浑,甚至粗犷的特质,尽管如此,具体到个人又不能一概而论,不是有“南人北相”之说法吗?岭南的细腻、温润对我还是有影响的,只不过不那么明显。事实上这种文化特质的互补是很有意义的,它不但能丰富自身,也会产生影响,给地域文化带有多样性。如果说风格的话,我是在中原文化的基础上,受岭南文化的熏陶自然形成的,并没有刻意为之。但对这两个方面我有较清醒的认识,没有大而全的地域文化,只有相对不同的特点,艺术上应该是依照个人的气质有所侧重取舍。

  林:作为一名拥有了多年从教经验的美术学院教授。在美术教育对美术创作和思考上的关系上,您有什么体会?

  王:美术教育主要是基础教育,包括创作基础和能力的培养。基础要严格,而创作要开放而有深度。真正意义上的创作是学生毕业之后的事,那时,他们才是完全独立的。需要提醒的是,打基础阶段如果偏科,该做的没有做好,以后补课要花更大的力气。

  林:中国画作为一门需要长期文化底蕴积累的学科。传统的中国画教育模式似乎在这种日益浮躁的社会气氛之下显得有点“不合时宜”,您对中国画在美术院校中发展所碰到的困局有何理解?

  王:按照一般规律来说,中国画的成才周期相对其它画种要长一些,需要长期的自我磨练。“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其实其它画种又何尝不是如此。

  “不合时宜”就是正合时宜,正是由于社会气氛浮躁、变化快,因此,才需要用中国文化精神来冲和。我希望中国画的功能像清凉剂,在帮助人们缓解压力,平复创伤,慰藉心灵方面有所作为,如此,也是中国画对当代社会的一大贡献。

  陶:您在广州美术学院担任中国画系系主任多年,在培养学生绘画修养方面有什么的独到心得?另外,如今艺术品投资市场的火爆氛围也间接在美院学生心中滋生了急功近利的情绪,对这种情况,您对现在的学生有什么好建议?

  王:关于艺术修养方面,我的做法主要是引导学生进入艺术的氛围,带着问题去思考,答疑解难;从学习经典的过程中去领悟,作为学画的人要知道经典的好处在哪里,好到什么程度。什么地方需要研习、掌握。所谓“取法”上下的分野须详察明辨。进一步讲,经典在美术史的地位、影响,与流派的关系以及经典背后的人和事。这属于直观教学,另外开出书目,划出精读和泛读的范围。知识的积累是需要的,更重要的是使其开阔视野,化为创造性思维和灵感,形成自己的思想观点。

  陶: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外来文化正强势地进驻和融合到当下国人的生活中,传统文化和艺术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如何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成为当下的一个热门话题,能不能谈谈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王:我想学院的中国画教育应该能够承担更多的责任,因为社会美术主要是普及和宣传,而学院教育是立足于深厚的文化传统,用现代的、相对科学的教育理念,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实施教学,不但重视传承,同样注重创新,通过不断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借古开今”并且吸取外来艺术品的优长,融合成为中国画的新因素,为当代所用。保持中国画持久的生命力,与世界上其它民族的艺术共同繁荣发展。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王大鹏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